月经是生育期妇女重要的生理现象,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有些女性月经停了不来,很担心,怕是衰老,赶紧去医院检查。临床上西医对于非器质性病变,由于卵巢功能受损的闭经患者一般采用性激素人工周期法,通过模拟正常月经周期中女性体内激素的变化,从而使子宫内膜发生相应的变化。连服21日激素后停药,子宫内膜出现月经样的周期性撤药性出血。

然而,外源性激素虽然能够制造出“人工月经”,让闭经的患者来月经,却不能够解决女性闭经背后的本质问题——身体内环境失衡(例如气血不足)所造成的卵巢功能失调,早衰,以及未来可能带来的不孕不育的隐患。月经的产生,中医认为是天癸,脏腑,经络,气血协调作用于子宫的生理现象,《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肾藏精,主生殖。肾气盛,则先天之精化生的天癸,在后天之精的充养下成熟。天癸自肾下达于冲任二脉,在其作用下,任脉所司精、血、津、液充沛,冲脉为五脏六腑之血海,广聚脏腑之血而血盛。冲任二脉相资,血海按时满盈,则月事以时下。
闭经虚者多由于精亏血枯,源断其流,无血可下;实者多由于血流不畅,冲任阻滞,血海阻隔,经血不得下。

治病必求于本。中医认为女性的月经疾病反应了脏腑功能、气血经络的问题。因而对于闭经的治疗,不能只是为了来月经而来月经,而是要通过调理脏腑功能,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改善身体内环境,给卵巢、子宫等一个良好平衡的生存环境,从而能够正常发挥其功能,规律地排卵,自然而然地形成正常的月经周期,维持生育能力。育龄期妇女的月经过少、闭经的问题通常经过一定时间辨证准确的中医药调理,都能够恢复正常,不仅能够恢复正常月经周期,且能够改善整体体质。只不过调理时间因人而异,有些人需要的时间可能长一些。对于女性月经类疾病首选中医治疗,不建议轻易使用激素治疗。激素的使用会干扰机体自身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长期使用将引起内分泌的紊乱。
✿ 为什么人类女性要来月经? ✿
地球上只有极少数的物种有这种神秘的特质——月经周期,人类便是这少数物种之一。猴子、猿、蝙蝠、人类,可能还有象鼩,是地球上仅有的有月经的哺乳动物。人类的月经比其他动物更频繁,即便月经会导致营养流失和身体上的不便。那么这种罕见的生理过程究竟意义何在呢?

这要从怀孕说起。在怀孕过程中,母体的资源被充分地利用,来塑造一个适合胎儿生长的环境,为胎儿成长提供营养的港湾。因为人类大脑的功能进化越来越高等,发育过程中对缺氧的耐受性就越差,胎儿要求胎盘的物质交换效率也向极限进化。只有足够高的物质交换效率,才能为妊娠期发育和最后冲刺的产程保驾护航。因而人类胎盘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胎盘被母体内的一层细胞屏障包围,这层屏障让母体能控制给胎儿的营养供应。但对于人类和其他少数物种来说,胎盘实际上直接进入了母体的循环系统,直接接触母体的血液。通过胎盘,胎儿向母体的动脉释放激素,使母体的动脉扩张,运送营养丰富的血液。在这种不受限的接触下,胎儿能制造激素来增加母体血糖,扩张母体动脉,并提高母体血压。在必要的情况下,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母体能排出或再吸收胚胎,但是对人类来说,一旦胎儿连接到血液供应,切断了连接会导致严重内出血。如果胎儿发育不良或死亡,则会危及母亲的健康。当胎儿日渐长大,其持续的营养需求会使母亲非常疲倦,或可能导致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等疾病。因为这些风险的存在,怀孕是一项重大而危险的“投资”。因此身体有理由仔细筛选胚胎,只留下那些值得为之冒险的胚胎,月经则随之产生了。
怀孕始于着床这一过程,即胚胎把自己嵌入到子宫内膜上。子宫内膜不断演化,使得着床变得困难,这样只有健康的胚胎能够存活,但这样一来也选择出了最有活力的胚胎,从而演化出一个反馈机制。胚胎向子宫内膜传递复杂而精细的激素信号,使子宫内膜允许它着床。那么如果胚胎着床失败了呢?胚胎可能还会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甚至部分进入子宫内膜。当胚胎慢慢死去时,母体会更容易发生感染,它可能还会一直释放激素信号扰乱母体组织。身体为了避免这个问题,会排除所有可能的危险。每当排卵未能形成健康胚胎,子宫都会使整个内膜脱落,同时将未受精的卵子,虚弱、濒死或死亡的胚胎一并排出。这个自我保护的过程就是月经周期,结果就是月经来潮。正是这种奇异的生物特性,使得人类能够繁衍子孙绵延后代。
以厦门大学王彦晖教授为领导的丹凝中医医疗团队经过长期的诊疗实践,对于女性常见问题如:痛经、带下异常、乳腺问题、更年期综合征、产后调理等等。有着独特的见解与经验积累。丹凝中医医疗团队通过把脉问诊,辨证论治的形式,有针对性的对不同人群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指导:王彦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