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补冬需三思
文/颜红角
戊戌年的冬天,厦门在夏天与冬天之间自由切换。时间的脚步踱到冬至时节,西伯利亚寒流盘踞在厦门,让生活在厦门的人切实感受到,冬天,真的来了。
每一年的冬至日总是在12月22日如约而至,伴随而来的,不仅仅是阵阵寒风,还有各式补冬佳品的袅袅烟火气。到了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的夜晚长度是全年里最长的,真真是长夜漫漫。而太阳的活动时间确实一年当中最少的一天。这,也标志着冬天的正式降临。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也能够通过现代通讯设备了解到其他地域的人们的生活点滴,不似以往,总要从曾经奔波在外地的人口中方能知道一二。也因此,各地的人们总能在冬至前后看到爆炸式的信息,知道东北人冬至要吃饺子,四川人冬至吃八宝饭,闽南人冬至喝番鸭汤等等一系列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习俗。
这一二年来,将将入冬,“补冬”就开始瞅着各种缝隙钻进众人的眼里、耳里,乃至心里。
人们常说,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在各种“补冬”信息泛滥成灾的今天,我们不仅要知道补冬,更要知道为什么要补冬,还要知道怎么补。
补冬是指在寒冬时节进食一些食物或药膳,增加身体的能量储备,以度过寒冷的冬天。这是我们的先人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之后总结出来的方法。这一方法能够让常常食不果腹的先人们在缺少足够的保暖衣物以及保暖设备度过漫漫隆冬时节,迎来春暖花开。随着先人们的脚步从黄河流域踏向四方,定居于各个地域,就地取材,度过一个又一个凛冽的寒冬。
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吃不饱肚子的境况,也无法理解为何上了年岁的老人们总念叨着冬天难捱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在21世纪的第一个20年的末端,我们住在结实的房子里,穿着精致又舒适的衣物,盖着热腾腾的棉被,时不时还要哀嚎两句:好冷。
那么,现在的我们是否仍然需要补冬呢?看个体的需要。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储备能量的能力也有所不同。然而冬天,又是一个亟需足够热量的时节。因此,需不需要补冬是要看个人情况而定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懂往往是一种盲目的跟风行为,仅仅因为周围人补,就跟着补。又或者,拿着一堆宣传补冬的材料,一一对号入座,手脚发颤地开始补冬。那么,怎么知道自己需不需要补冬呢?找一个专业的中医师是再简单不过的办法了。
舌头与上图相似的人不仅需要补冬,还要在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下科学补冬
不适合补冬的典型舌象
古人不得不补的冬,在现在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潮流,不做就落伍。但是身体是禁不起一次又一次的胡乱实验,也不是我们向古人致敬的最佳方式。与其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不如在吃下那一些补冬补品前好好想一想,自己究竟需不需要补冬。